圖1 查看數據中的整個故事

?只需要將多個含有多列數據的Excel表格拖入觀數臺指定區(qū)域,系統(tǒng)則會自動匹配各列數據間的相關性,即使字段名稱不一致,觀數臺也能建立關聯。在用戶點選各列數據名稱時,觀數臺能以不同顏色顯示其他字段與當前選中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并以不同顏色區(qū)分。如圖2中各項數據兩兩之間已建立聯系,當選中其中一項數據時,能夠實時顯示它與其他各項數據之間的關聯度。綠色半圓環(huán),表示兩者關聯性大于75%,黃色則表示關聯性界于50%-75%之間。通過顏色區(qū)分顯示,讓用戶能夠實時、直觀地察看不同數據之間的關聯度,并在此基礎上引導用戶進一步深入分析。

觀數臺自動建立數據關聯

圖2 觀數臺自動建立數據關聯

此外,觀數臺將自助式BI的靈活性提升至一個新的層次,包括自助服務可視化、指導式分析應用和儀表盤、嵌入式分析和報告等,支持各種分析預測,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支持。

觀數臺自助式數據消費

 

圖3 觀數臺自助式數據消費

當某個企業(yè)面臨市場份額下降時,需要從多個可能影響因素之中找出關鍵因素,從而輔助決策者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比如企業(yè)通過商品折扣來促銷,需要探索不同折扣點與銷量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要綜合考點區(qū)域、行業(yè)、規(guī)格等附加因素的影響,從而尋求整體更佳收益。通過對各個影響因素進行建模分析,直觀展現銷量與折扣系數間的關系,找到商品價格與銷量之間的均衡點,即在這一折扣下,產品的整體收益更佳。同時,根據區(qū)域等次要因素,制定折扣系數的浮動區(qū)間,供銷售部門與客戶進行價格協商。通過這一系列分析,觀數臺能夠幫助企業(yè)在動態(tài)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中保持獲利。

觀數臺實現產品折扣分析

圖4 觀數臺實現產品折扣分析

BI已經成為企業(yè)精細化運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yè)日常生產過程中,存在來自信息系統(tǒng)、設備、手工數據等多源數據,這些數據貫穿了企業(yè)從需求、研發(fā)、生產、銷售到售后等整個產品生命周期,涵蓋產品設計、生產、工藝、質量、物流等各個業(yè)務部門,將這些數據進行采集并及時分析,已經成為眾多優(yōu)秀企業(yè)日常運營工作的一部分。諾貝爾獎獲得者西蒙說,“管理就是制定決策”。管理大師明茨伯格也說過,“管理者平均在某個問題上花費的時間只有9分鐘,承擔的工作任務具有多樣化、短暫性和瑣碎的特點”。因而管理者極其需要在有限的時間中獲得具有價值的信息,特別是企業(yè)的基層管理者,面臨著更瑣碎、繁雜的事務,因而更需要BI的支持來實現決策。

對于生產部門,借助觀數臺靈活的自助式服務,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對企業(yè)的日常分析事務建立標準報告模板,方便快捷地對每日現場數據進行同步分析,及時獲取產品現場的情況,如產品直通率、設備利用率等信息。若發(fā)現異?,F象,可以更快地反應,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對設備利用率、能耗指標及產能利用率進行分析,以提升設備OEE。

對于質量部門,在生產環(huán)節(jié),BI可以提供一目了然的質量運行狀況,并基于趨勢分析提供標準報告模板;還可以對產品的缺陷率進行跟蹤,如缺陷數目,并利用帕累托分析等來支撐質量部門解決特定的不良問題。通過持續(xù)跟蹤產品從小批量試制到量產各個階段有關質量的統(tǒng)計信息,獲取質量趨勢,對異常情況及時進行干預。在產品出售后,BI可以幫助企業(yè)更好地完成售后質量追溯。通過對來自多個不同來源的數據集進行清洗、轉換,質量管理人員可以快速找出缺陷產品的影響范圍,確定受影響的批次、客戶,并制定相應的對策。

總之,BI不僅可以支持企業(yè)基層管理者決策,也可以生成各種分析預測報表、KPI數據,方便高層管理者及時了解企業(yè)的業(yè)績、市場、研發(fā)、制造等各方面所需的信息。不同于單純的報表,BI支持對數據的進一步探索。當決策者對圖表中的某個數據感興趣時,可以直接操作鼠標對相關數據進行點擊查看或關聯分析,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探索,以獲取問題的答案。

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在當下認識到BI的價值,進而將BI列入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及智能制造建設的藍圖之中。根據研究機構預計,2021年國內BI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4億元,同比增長33%。

隨著企業(yè)管理方法的不斷優(yōu)化改進,培育數字文化,建立基于數據的決策成為企業(yè)決策的重要支撐方式。數據本身并無價值,通過分析出數據之間的關聯,挖掘數據中潛在的見解,才能夠賦予數據價值。ERP/MES/PLM/HR/OA/SCM等都是數據源系統(tǒng),將這些多源數據與BI打通,為研發(fā)、生產、采購、質量、財務等部門提供決策支持,能夠使系統(tǒng)之間相輔相成,實現1+1>2的價值,更好地服務于企業(yè)的業(yè)務場景。面對海量數據,是被數據浪潮拍打在岸邊,還是主動遨游其中,借助BI支撐企業(yè)實現智能決策,取決于企業(yè)本身。

分享到

zhangn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