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通亞洲區(qū)總裁廣瀨敏男

在亞洲,富士通在10個國家展開ICT服務。富士通亞洲區(qū)總裁廣瀨敏男介紹,富士通在“數字化共創(chuàng)”的理念下擁有四大支柱性產業(yè),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云平臺以及信息安全。

談到在亞洲的數字化共創(chuàng)舉措,廣瀨敏男介紹了泰國某企業(yè)利用實時地位信息系統與遠程運營中心建成包括4千多個傳感器的IoT工廠;在新加坡使用AI與IoT進行擁堵管理;在馬來西亞利用Inteligent Dashbord實現工廠的可視化;在韓國使用掌靜脈認證技術提供的無卡結算系統;在中國臺灣使用最高級的HPC為先進AI研究做出貢獻等大量的實例。

“以人為中心,實現安全、舒適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是富士通的目標。”廣瀨敏男說。

富士通中國:聚焦“智能制造”與“智慧城市”兩大領域

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CEO薛衛(wèi)進一步指出,由于系統的進口更多、出口更復雜,富士通與客戶已經不是傳統的廠商與客戶的關系,而是與客戶、合作伙伴共同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創(chuàng)新發(fā)展。

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CEO薛衛(wèi)

從1974開始中國日海底光纜導入成功,富士通開啟了中國業(yè)務之路。2003年正式更名為富士通(中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2016年富士通慶祝在華開業(yè)20周年,并且開啟了在華發(fā)展的新篇章。

今年四月,薛衛(wèi)出任中國區(qū)CEO,他是第一位從普通員工成長起來的本地高層管理人員。

上任伊始,薛衛(wèi)就提出“以數字化轉型為動力,以優(yōu)秀的ICT服務為基礎,以數字化共創(chuàng)為理念,為中國社會做出貢獻。”的中國戰(zhàn)略。

他解釋說,未來,富士通中國將聚集兩大領域:一是以“中國制造2025”為切入點,把富士通在“智能智能”領域的產品技術、生產經驗和管理文化在中國市場落地;二是圍繞新零售、新流通領域,積極探索和開拓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并逐步深入到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做出貢獻。

目前,富士通中國通過400多位員工及2萬多合作伙伴員工,為中國市場提供一流的ICT產品與技術,7*24小時的運營與服務,為中國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

分享到

liwz

need 500 dollars today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