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屆的國際最佳實踐管理聯(lián)盟中國年會中我們選取了眾多國際IT管理最佳實踐知識體系并結(jié)合中國行業(yè)案例進行交流分享。本屆年會的主題為《新技術下的IT管理和能力提升最佳實踐》,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yōu)榇蠹規(guī)砹讼碛蠭T屆Executive MBA美譽的IT管理類最高級別證書-ITSM Master 頒發(fā)的儀式同時邀請到了首期Master研修課程中的秀論文獲得者王崗先生帶來的論文案例分享。此外我們?yōu)榇蠹野才帕藲W盟ICT人員能力評估標準e-CF的介紹以及華為公司在ICT人員能力方面基于e-CF的案例分享。另外,我們還將通過案例分享和圓桌對話等豐富的形式也為大家呈現(xiàn)關于業(yè)務聯(lián)系性BCM在通訊行業(yè)和敏捷開發(fā) Agile Scrum 在航空行業(yè)的案例、以及DevOps運維理論與實踐!
以下為孫振鵬演講實錄:
各位新朋友、老朋友,大家早上好!很高興今天在星期一、8月8日,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來到我們第三屆國際最佳實踐管理聯(lián)盟中國年會。說到最佳實踐,我擺上了三本書,在座的有多少人讀過這三本書中的任何一本書呢,超過2/3。我相信如果沒猜錯的話,中間這本書讀的人最多,當年中國第一本這樣一本書,也是我10年前和清華大學出版社引進的第一本書。
為什么我們做今天這個事情呢?最早10年前我跟大家一樣接觸了最佳實踐,最開始從知識導入開始的,從理論上的導入,后來我加入了EXIN開始做咨詢、培訓相關的業(yè)務,后來把最佳實踐導入中國。
但是我們從ITIL?開始最佳實踐已經(jīng)3年了,因為最佳實踐實施有行業(yè)背景、文化背景,何況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一定有很多在行業(yè)中的案例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所以國際最佳實踐管理聯(lián)盟從知識的導入,最開始從行業(yè)最佳實踐標準ITIL?到2005年變成了ISO標準已經(jīng)有10年了,后來從第一屆年會我們又引進了一本小冊子《國際最佳實踐管理指南》,如果你打開手中的資料夾會找到這本小車子,每年新的標準出來都會入小冊子的。
從知識的導入、培訓、教育、案例分享。今年年會是兩大主題、三個最佳管理實踐,第一個主題,IT管理相關的最佳實踐,我們今年推出了ITSM Master這門課程,我們會有嘉賓分享這個案例,然后我們還有能力管理的最佳實踐,因為我們有很多最佳實踐最后是能力和知識的體現(xiàn)。還有三個最佳實踐案例的環(huán)節(jié),一個是敏捷管理,航空領域,還有來自新加坡的分享業(yè)務連續(xù)性,以及我們的圓桌討論和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分享,這是今天活動的主題。
給大家看一下第一屆年會的活動,因為今年我是第三次站在這個臺上,所以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其實我們?nèi)昵俺闪⒘俗罴褜嵺`論壇中國分會,就是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把中國的最佳實踐案例通過這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既然是國際最佳實踐管理聯(lián)盟,所以每屆我們都有很多來自國外的嘉賓,我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每位遠道而來的嘉賓,介紹嘉賓之前我先說一下,幾年前我做了幾件事,把國際的最佳實踐引入到中國,我希望把中國的最佳實踐引到國際,希望中國的IT最佳實踐管理進入到國際分享。
下面我介紹關于EXIN ITSM Master的認證,待會兒會由光大銀行的王崗介紹答辯的論文。
這個是來自真實的照片,是從1993年EXIN創(chuàng)立了ITIL?以后,在總部考ITIL?的盛況,很古老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有二三十年的最佳實踐的歷史。
在座有多少人拿到了ITIL?的認證?任何級別的都包括……大概占了4/5。有少人拿過VR 管理者的認證?……大概有1/5。
所以我相信當時拿過那個認證的時候現(xiàn)在已經(jīng)公司的高管了,在沒有今天的認證之前VR的管理者認證是最高級別的證書,因為考核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識點。
Master認證是已經(jīng)把你積累的行業(yè)經(jīng)驗拿出來分享、考核,所以迄今為止它的認證流程是通過嚴格的篩選和報名、面試,現(xiàn)場研修、論文期、論文答辯期這幾個階段組成的,為什么說是最有含金量的認證呢?因為考核的是知識點,而不是能力。
什么是能力呢?剛才我問過多少人考過VR管理者,記得最早VR管理者引進中國的時候,當時還沒有中國的老師講ITIL?的VR管理者這門課,而是請加拿大和歐美的老師講。
當時中國的教學體系老師有一個習慣,老師在管理者的課上講,說回家復習這兩章,明天我會考你們的,這是一個外企的學員,第二天老師考到他,他把書上的答案一字不落的全部寫在黑板上了,結(jié)果老師一分沒給,老師說這是作者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
所以這跟我們知識能力之前的培訓體系是相沖突的,之前是我的踩分點都應該答滿分才對,為什么是這樣的情況呢?就是因為沒有變成自己的東西,沒有變成自己的能力,這就是通過選擇題的認證,跟當年Master的情景的題是不一樣的,考的能力和知識點也是不一樣的。Master的認證就是更全面的考核這方面的能力的考核。
對Master的入門標準也是很高的,首先具備ITIL?或者其他的證書為前提,以及有3—5年的IT服務的主導經(jīng)驗,即使?jié)M足了這些條件以后也要經(jīng)過考官的面試。經(jīng)過我們第一期掌握的情況,即使?jié)M足這些條件通過面試的人也只能達到3%,所以是最具考核驗證人員能力的證書。
我剛剛講了準入條件,準出條件也包含了三部分,主要是課堂的研修、課堂的研討、分享,以及論文的成績、論文答辯的成績。有的時候有的學員報名并沒有錄取,并不是因為你真的不符合標準,而是每一期我們會有選擇的選擇來自不同行業(yè)的IT高級管理者,讓他們之間互相學習,完全是MBA的課程,學員之間的學習比老師的傳授、理論更重要了,有些時候因為行業(yè)背景不搭,就沒有這期選中,今年上半期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下半年上海還有一期。
簡單介紹一下,因為今天也有很多Master的老師在,回頭可以繼續(xù)跟他們交流。我們了解的ITIL? Master是不一樣的。還有服務管理體系,這里面比如說ISO20000,ISO9000,IT服務技術下所面臨的挑戰(zhàn)環(huán)境,所以覆蓋率是非常廣的,并不是傳統(tǒng)我們理解的ITIL? Master,既有廣度、也有深度,以及跟業(yè)務的融合,以及作為高級管理者領導力、執(zhí)行力方面的考核,所以為什么說這門課是IT界的MBA課程。
大家可以簡單看一下,為什么說這不只是IT服務管理課?這是六個論文,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領域,有數(shù)據(jù)中心、云、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能力模型,這是第一期六位考生論文的題目,大家都經(jīng)過了三個月的準備,又經(jīng)過答辯,準備了他們的Master論文,所以這個完全呈現(xiàn)出來在我們的行業(yè)里面、在我們自己的企業(yè)里面實施的最佳實踐你。優(yōu)秀學員的論文會整理出版的,分享給大家,這也是我們最佳實踐的一個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