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仍處于智慧手表與穿戴式裝置市場的初期發(fā)展階段,App的數(shù)量很少,不過,Gartner研究總監(jiān)Angela McIntyre表示:“要為智能手機注入生命,廠商必須培植開發(fā)者社群。如同在智能型手機和平板上一樣,穿戴者很自然地將期待有許多可使用的App與服務。”

對于投入培養(yǎng)開發(fā)者社群的廠商而言,App與各類裝置之間的互通性是創(chuàng)造品牌忠誠度以及贏得消費者青睞的關鍵因素。智能手機以及智能型手機、平板以外裝置之間的互通性,將可提升其實用性,并且為穿戴者帶來新的功能。

然而,在智能手機與智能型手機未連線的情況下,獨立運作的App可以提升其本身的價值。McIntyre認為,“智慧手表內建的加速計、陀螺儀、紅外線、麥克風、相機等感測裝置,已足以讓軟件開發(fā)人員擁有很大的彈性來開發(fā)各種廣泛用途的App。”

Gartner強調,即使將智能手機定位為“支持”智能型手機的角色,但若僅將智慧手表設計成輔助的第二裝置,終將導致失敗。部分智能手機已可直接和藍牙耳機配對以提供通話私密性,亦避免旁人聽到播放中的音樂。智能手機也應該可直接連上Wi-Fi無線基地臺,讓穿戴者存取網際網絡、發(fā)送訊息、撥打網絡電話(VoIP)等等,與智能型手機獨立運作。

此外,一旦智能手機漸趨普及,廠商將開始面對其使用于工作環(huán)境以及“員工攜帶自有裝置(BYOD)”相關的全新挑戰(zhàn)。企業(yè)必須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并且開始詢問與當初具備照像功能的手機首度現(xiàn)身市場時的類似問題。智能手機廠商需透過移動裝置管理解決方案廠商的參與來提升企業(yè)接受度。

分享到

yangji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