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育才學校學生上“云技術”課。學校供圖

手持學校免費贈送的iPad,通過3G或WIFI,進入云課件系統(tǒng),可任意查看教材,可隨意做筆記,可以隨時和同學、老師在線交流……昨日,在經(jīng)過3個多月試用后,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云技術班”正式開課,初一(13)班每個同學都用上了“電子書包”。這也是成都首個各學科全部使用“云技術”的班級。

課堂

劃一下手指就把選擇題做了“叮……”隨著上課鈴響,七中育才學校初一年級組長、物理老師李蕭羽走進了初一(13)班,這次她沒有拿傳統(tǒng)的教案,而是一個 iPad。教室內,黑板、交互式電子白板和高清電視占據(jù)講臺位置,每個學生課桌上放著一個平板電腦;課堂上,老師拿著遙控器操作,學生通過觸摸平板電腦進行電子書查閱和課堂作業(yè)“微檢測”,檢測結果立即顯示在高清電視上。

“現(xiàn)在用iPad就能預習,老師還分享了很多圖片和視頻材料,現(xiàn)在劃一劃手指就把選擇題給做了,還能進行電子書查閱。”初一(13)班學生王熙龍告訴記者,他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變強了。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執(zhí)行校長楊光榮介紹,“云技術班”的同學人手一臺平板電腦作“電子書包”,上課時學生使用,下課后交學校保管。這些平板電腦均由學校配置,不需要學生和家長花錢。

顛覆把課堂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由于對平板電腦操作系統(tǒng)的不熟悉,以及面臨著編輯電子書、錄制微課程、利用云平臺實現(xiàn)資料共享等技術問題,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是遇到了些困難,但慢慢地,我們都克服了。”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的“云技術班”老師李霄羽介紹說,通過摸索和實踐,“云技術班”的老師們也漸漸得心應手了起來。

七中育才學校的執(zhí)行校長楊光榮說,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的人都會感受到云技術課堂的“前沿”,即理念超前和方式超前。學生要提前進行資料查閱,課堂則是討論、解惑、進一步思考的過程。課堂已然成為了“顛倒的課堂”、“學生的課堂”。同時對學生而言,整個過程中必須有意識地快速閱讀、找到有用信息,課堂上iBook呈現(xiàn)的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而是可以相對自由點擊的圖片、視頻,給學生大腦的沖擊力是比較大的。

“對教師也有很多的改變,課堂的小練習能夠馬上呈現(xiàn)出及時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反饋,對我們課堂上下一步的教學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對話“云技術”不會導致手寫能力退化

華西都市報:“云技術”“云平臺”是一個新鮮事物,不過有家長擔心,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時,是否會讓孩子們的手寫能力退化?

楊光榮:不會,對于iPad等電子技術產(chǎn)品我們只作為輔助教學,并沒有全面替代紙筆。比如學生做家庭作業(yè)還是在用紙筆,而且我們也在引進電子筆,就算用 iPad,也會用電子筆手寫在屏幕上。在國外,電子產(chǎn)品、高科技技術在學校的運用已經(jīng)非常普及了,不過在本地還是新生事物,我們要讓它的優(yōu)勢逐漸發(fā)揮出來,真正形成成熟的教育體系是需要一段時間,育才人也會不斷探索,為“輕負優(yōu)質”的教育找到高效課堂的密碼。

華西都市報:是否會讓學生有網(wǎng)癮?李霄羽:這樣的狀況是不會出現(xiàn)的,因為在課堂上并不是每節(jié)課用iPad的地方都要上網(wǎng),同時,就算及時需要上網(wǎng)查閱資料,也是有開關可控的。IPad中也沒有設置游戲功能。

需要強調的是,不希望大家僅僅覺得這是一個噱頭,因為課堂的改革,教育的研究是我們希望能長期地、堅持不懈、靜下心去深入做的事情。很希望大家關注的是育才在教學、教育上的改革、探索;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新技術。當然新技術的應用,的確會在相當程度上推動我們的改革。

李沐華西都市報記者涂詩薇名詞解釋

云技術班就是運用云技術進行教學的班級,它的應用基于網(wǎng)絡學習資源,以信息終端為載體,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應用系統(tǒng)。學生通過“電子書包”能接入教育資源專網(wǎng),下載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和大量的學習資料。

分享到

zhoumaoshen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