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BGP公司的超算系統(tǒng)已經達到6000多個節(jié)點,而且又在規(guī)劃新機房,其面積是當前的4倍,最終實現36000個核心。一個GPU節(jié)點2個CPU+2個GPU,相當于原來的5倍。另一方面,眾核、異構等前沿技術也快速的走入這個領域,浪潮集團已經開發(fā)出GPU加速技術,能夠將超算性能提高5倍以上。今天的GeoEast軟件已經可以支持8萬個核心,該軟件在天河1號上獲得了不可思議的線性加速比——8萬個核心8萬倍加速比,一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中國在超級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方面的不斷完善,突破了曾被外國人壟斷的石油勘探領域,軟硬件配套主要應用效果及性能同步于國內外主流系統(tǒng)。在市場規(guī)模方面,中國石油領域的超算應用在技術和產業(yè)成長迅速,僅中石油和中石化每年在超算的投入估計有10-20億元人民幣。
未來展望——超算與石油尚是新婚
雖然我國在石油勘探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還是難以滿足需要,需要依靠進口支撐,2011年末全國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3.70億噸,但是依然無法改善中國石油80%依賴進口的現狀,帶來的后果是一方面中國的能源安全受國外牽制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國內能源價格更容易隨國際市場而波動。
在新探明儲量沒有有效增加的前提下,穩(wěn)定石油產量只有充分挖掘現有油田的潛力,提高勘探分辨率,發(fā)現更多有開采價值的小油田,在繼續(xù)尋找中深油層的同時,向深層底層要油。這些都需要更精細化的勘探和更大規(guī)模的數據處理,據BGP公司的有關負責人透露,即使擁有自己龐大的超算系統(tǒng),他們很多計算任務還是需要拿到天河一號上完成,這說明石油工業(yè)依然對超級計算機有較強的依賴。
從長遠看,中國平均石油探明率不及世界水平的一半,尤其是海洋石油探明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天然氣探明率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相比美國70%以上的探明率水平更是相去甚遠。如此大的探明率差距為我國領土內的能源勘探開發(fā)留下足夠大的空間,也為超算在石油領域的應用提供了足夠的動力。
超算可以有效提升石油勘探過程的投入產出比,目前平均一個油田引入超算的費用,僅占整個石油開采成本的4-6%,相當于動輒上億的鉆探費用,這些幾乎微不足道。綜合資源與技術條件來看,超算與石油產業(yè)的結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行業(y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