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源 發(fā)表于:14年11月11日 11:25 [轉載] 網界網
第六屆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中國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話題含金量為史上最高
11月5日,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HPC Advisory Council)2014年度中國研討會在廣州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眾多知名HPC(高性能計算)專家與國內HPC研究人員一起,就HPC前沿技術和未來趨勢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成立于美國硅谷,是一個擁有超過330家成員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主要致力于探索高性能計算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以及未來的技術,并每年在多個國家舉行研討會和國際競賽。在中國,自2009年起,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每年都選在中國高性能計算年會召開的前一天舉辦中國研討會,迄今已是第六屆。
“今年的研討會是歷屆以來含金量最高的一次大會,我們的專家分享了很多新的HPC技術,展示了很多新的方向。”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主席Gilad Shainer說。
從演講主題來看,本屆研討會的確涉及了很多熱點話題,除了不能繞過的百億億次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甚至近一年來剛剛大熱的Docker都有談到。
例如,圣地亞哥超算中心的Richard Moore教授的演講題目是《彗星(Comet):使用SRIOV技術實現高性能虛擬集群》,具體內容是介紹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基于云計算的HPC超算集群是如何構建和運作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Panda教授談到了如何為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打造高性能與可擴展的編程模型;而MPI論壇指導委員會成員Richard Graham分享主題也與百億億次計算相關,談的是百億億次計算的網絡架構。
同時,一批中國HPC專家在本屆研討會有精彩演講。例如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石宣化教授介紹了如何通過HPC解決大數據的問題。濟南國家超算中心助理研究員郭猛介紹如何去優(yōu)化超級計算機的網絡結構,上海超算中心寇大治分享了該中心的HPC應用實踐。還有一批國內外HPC行業(yè)的科技公司帶來了與HPC相關的最新解決方案,例如中科曙光介紹了其最新的液冷服務器,南京斯坦德帶來了該公司為大數據構建的高速存儲解決方案,浪潮分享了該公司對HPC應用特征的分析,Mellanox亞太區(qū)總監(jiān)劉通講解了如何利用RDMA技術構建高速大數據平臺,等等。
此外(+微信關注網絡世界),Shainer還介紹了一些關于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近一年的進展。除了成員規(guī)模不斷擴大之外,Shainer表示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還做了許多非常腳踏實地的工作。例如,考慮到HPC用戶其實最關心自己的應用放在什么系統上性能才會最好,委員會已經對150個HPC應用做了最佳實例并公開參考架構,基本涵蓋HPC所有應用領域。
又例如,委員會每年舉辦多種類型的國際競賽,來促進各國HPC人才的培養(yǎng)和HPC技術的應用。例如,一位2013年度國際高性能計算咨詢委員會“大學獎”獲獎者的作品就是利用便宜的HPC設備模擬出了好萊塢電影制片方往往需要用一整套樂隊才能制作出來的精美音樂,具有極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我們的優(yōu)勢是我們的成員覆蓋HPC產學研用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集合在一起對HPC性能、可擴展性、整合性做更緊密的合作,從而推進HPC的實際應用。” Shain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