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名 發(fā)表于:14年07月01日 12:53 [轉載] 賽迪網
兩融20萬資金量門檻太高?標的券受限?融資期限不靈活?伴隨新股發(fā)行的再次啟動,多家券商紛紛推出互聯網小額貸款平臺,投資者門檻最高只需流通市值為1萬元。
與之前的高門檻不同,券商類貸款創(chuàng)新業(yè)務開始著眼于草根融資,“小額貸款業(yè)務只能算是未來賬戶平臺的有機組成部分,單就業(yè)務本身而言,很難說可以帶來多少直接收益。”上海一家券商網絡金融部負責人稱。
類貸款業(yè)務草根化
中山證券和上海證券最早涉足小額貸款業(yè)務。隨后,于上周四,國泰君安依托君弘金融商城上線了“微融資”產品,而國都證券也于今日推出“微e融”網上小貸產品。
“券商小額貸款平臺從內容上看,是類貸款業(yè)務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三個方面的改造使之更加草根化。”華南地區(qū)一家券商非銀研究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第一是所有券商都將此類產品貼足互聯網標簽,且使之均可通過網絡平臺或手機APP辦理業(yè)務;第二是申請門檻的降低,大幅低于兩融或者股票質押回購的合格投資者標準;第三是小額概念,上海證券最低融資額為1萬元,其他三家都是5000元。
相比之下,目前券商股票質押式回購最低融資金額為50萬元,大部分公司要求起點為100萬元。投資者必須持有股票市值至少100萬才可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業(yè)務,甚至,部分券商要求至少200萬。
從利率上來看,通過券商小貸平臺融資,利率基本不會低于8.6%(兩融利率),比如,中山證券“小融通”根據借款期限不同,年化利率從10%到13%不等,國泰君安“微融資”年化利率則不低于8.68%。
“國內股市85%左右都是10萬元以下市值的散戶,是典型小客戶市場。之前,股票質押融資只給市值在三五百萬以上的投資者辦理,部分券商推出的小額貸款服務,的確迎合了投資者的需求。”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金融市場部負責人稱。
此外,券商小貸平臺還有資金用途不限或限制較少、擔保券相對兩融更具豐富性、定位于客戶的差別化服務等特點。